在当今社会,随着时下人们对旅游多元化需求的增长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农业旅游与特色种植的结合成为了一种极具潜力的发展模式。这种结合通过“资源景观化”和“业态融合化”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乡村生态环境具备极其重大意义。以下将介绍国内几个典型的农业旅游与特色种植相结合的案例及其运作模式。
该地区进行了规模化的菊花种植,种植培养面积达 110 亩,且种植的菊花有 6 种颜色。这些菊花兼具观赏、食用与药用等多种功能,为后续的农旅融合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打造“田园综合体”,将草莓、枸杞、水稻等种植基地串联起来,形成了四季均可进行采摘活动的农业体验区,丰富了游客的体验内容。
举办菊花文化旅游节,吸引游客参与摄影打卡、鲜食菊花品鉴等活动,增加了游客的参与度和趣味性。
开发了菊花茶、菊花酒等深加工产品,有效延伸了菊花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此模式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就业,年接待游客量增长幅度超过 20%,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规模化种植了 180 亩江西白莲,形成了连片的荷花园,为游客营造了优美的观赏景观。
举办荷花节,开展莲子采摘、荷塘垂钓等活动,让游客亲身参与到农业生产体验中。
开发了莲子酥、荷叶茶等产品,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销售,拓宽了产品的销售渠道。
该模式年接待游客超过 5 万人次,莲子加工产值达到 300 万元,村民年均增收 1.2 万元,明显提升了当地村民的收入水平。
利用温室大棚实现了红心火龙果的周年化种植,单棚年产量可达 1 万斤,解决了火龙果在北方种植的季节限制问题。
开放“热带果园”采摘体验,游客不但可以采摘火龙果,还能观察到火龙果夜间开花的奇观,增加了旅游的独特性。
开发了火龙果花茶、果干等衍生品,并联动餐饮业推出特色菜品,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种类。
火龙果采摘价达到 15 元/斤,带动周边农家乐消费增长 30%,促进了当地旅游消费的增长。
引入了南瓜、葫芦、丝瓜等 30 余种太空育种蔬菜,这些蔬菜单果重量可达普通品种的 3 倍,具有非常明显的特色。
开发科普教育基地,展示航天育种技术与生态农业原理,提高了游客的科学认知。
该模式日均吸引游客 200 人次,带动村集体年增收 50 万元,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种植了 160 亩锦绣黄桃,并延伸了黄桃罐头、果酒等加工链,提高了黄桃的综合利用率。
推出“桃树认购”模式,游客可以远程监控果树生长并参与采摘,增加了游客与农业生产的互动性。
结合畲族文化表演(如板凳功),打造“桃花节 + 民俗体验”的旅游 IP,增强了旅游的文化内涵。
该模式年产值突破 200 万元,吸引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促进了当地乡村的人才回流和经济发展。
优先选择观赏性强、体验性高的作物,如花卉、特色水果等,能够更好地吸引游客,提高旅游吸引力。相关研究表明,具有独特外观和口感的作物能够明显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重游率。
引入航天育种、智能温室等技术能提升产品的独特性。航天育种能够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智能温室则能轻松实现作物的精准种植和高效生产,为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结合在地民俗、节庆活动能够增强游客的文化认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通过将农业与文化相结合,可以使游客在体验农业旅游的同时,感受到当地的文化魅力,来提升旅游的品质和影响力。
此外,还有更多的农业旅游与特色种植结合的案例可供参考,如贵州舍烹村稻田艺术、惠州津头湖渔村改造等。未来的研究能更加进一步深入探讨不一样的地区、不同作物的农业旅游发展模式,以及如何更好地将科技、文化等元素融入到农业旅游中,以实现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从1200万涨薪至3000万!火箭21+4+3新星给出承诺:提升季后赛表现
伊朗用新型导弹报复以色列,已致200余人死伤,以色列威胁:袭击才刚刚开始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国家级农业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国债及专项债协助申报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