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强吻女星的广东富豪梦碎了

来源:bob综合体育登录    发布时间:2025-08-11 18:48:18

产品介绍

      昔日号称“中华第一高楼”的天津高银117大厦,如今依旧停在未完工的状态,巍然矗立在天津滨海新区的天空下,却只剩下钢筋水泥的空壳。

      这座原计划高度596.5米、总投资高达700亿元的摩天巨塔本该是富豪潘苏通的巅峰之作,他曾豪言希望这栋117层的摩天楼“经久不衰”。

      然而十多年过去,工程因资金链断裂早在2015年便停工,项目周边荒草丛生,高楼未成却成了当地茶余饭后的笑谈。

      2022年2月,在广州科学城核心区,潘苏通名下松日总部大楼经历两次流拍后,以13.12亿元的底价在第三次拍卖中成交。

      这栋评价估计价格高达25.6亿元、总建筑面积22.6万平方米的地标建筑最终以半价被出售,标志着这位千亿富豪昔日事业的一座丰碑也以折价清盘。

      事实上,早在2021年底潘苏通旗下的内地公司富大地产就因债务问题宣告破产重整,该大楼被法院强制拍卖,而接盘者背景成谜。

      2022年7月,香港高等法院正式颁令潘苏通个人破产,其控制的Silver Starlight公司也同步清盘。

      曾几何时风光无限、市值千亿的高银系企业沦为“一地鸡毛”,昔日常登富豪榜的潘苏通从神坛跌落,被迫退出自己一手打造的商业帝国。

      他曾凭借两家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暴涨,在短短半年内将身家从零推高到近2000亿港元,一度跻身香港十大富豪之列。

      然而,在2015年5月港股的一场风暴中,高银地产和高银金融股价瞬间暴跌逾四成,使得潘苏通的财富单日蒸发约880亿港元。

      此后潘苏通大举抛售资产,“卖楼还债”以求自救,却终究没办法阻止崩塌的命运。

      据媒体记载,他幼年丧父,自小跟随祖母生活,童年生活并不富裕也称不上温馨。

      13岁时,祖母的去世让潘苏通失去了依靠,他被送往美国投奔继祖母,在异国他乡开始寄人篱下的生活。

      青春期的大部分时光,潘苏通在异乡度过,缺乏家庭温暖和学业成就,这段并不温暖的成长经历为他日后的性格和行事风格埋下了伏笔。

      1984年,年仅21岁的潘苏通决定结束漂泊,回到改革开放大潮涌动的祖国。

      他头脑活络,利用跑运输之便倒腾起小商品,经手一些家电和电子科技类产品的买卖,在跑腿送客之余积累下最初的资金和人脉。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春风吹遍南粤大地,嗅到商机的潘苏通不满足于当司机这个“饭碗”,他毅然辞去了稳定的公职,正式下海闯荡商海。

      怀揣着在美国生活的见闻和早年经商的小成功,二十多岁的潘苏通决心白手起家,改变自身的命运。

      1980年代末,潘苏通在电子科技类产品贸易中结识了一位日本松下电器的高管,获得了代理松下部分产品的机会。

      1993年,30岁的潘苏通抓住机遇,在香港贷款创建了松日电器集团,专门代工生产卡拉OK机、家庭音响和MP3随身听等电子产品。

      潘苏通为自己的品牌想出广告语:“昨日、今日、明日,尽在松日”,随着卡拉OK影像设备在中国的流行,松日迅速打响知名度,潘苏通也在极短的时间内积累了上亿资产,成了圈内颇有名气的“款爷”。

      借由这层人脉,潘苏通成功收购了英皇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英皇科技”,将自己的松日集团业务装入壳公司,更名为“松日控股”,实现借壳上市。

      完成这一资本运作后,潘苏通摇身一变成为香港上市公司老板,开始步入金融圈。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与杨受成关系密切,彼时松日电子科技类产品的代言人大多起用英皇娱乐旗下的明星艺人,包括当红组合Twins的成员等。

      2008年,潘苏通进一步通过收购广益国际,获得另一家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控制权,并很快更名为高银金融(,定位于金融投资和地产开发。

      同时,潘苏通将原先的松日控股更名为高银地产(00283.HK),逐步剥离传统电子代工业务,转型进军地产界。

      至此,潘苏通掌控了“两家上市公司+多个产业项目”的格局,“松日系”摇身变为“高银系”,为他日后大举扩张奠定了资本平台。

      2000年以后,赶上内地房地产和金融业的黄金时期,潘苏通开始勾勒更宏大的商业版图。

      早在2007年,潘苏通相中天津滨海新区的一片土地,以20.23亿元夺下了五宗连片地块,规划开发一个名为“新京津高银天下”的庞大项目。

      根据规划,高银天下项目总投资高达100亿美元,这中间还包括一栋设计高度597米、楼高117层的摩天大楼,即后来闻名的高银金融117大厦。

      除了摩天楼,潘苏通还计划在天津项目中配建国际商业中心、超豪华住宅区“富国高银”花园、国际马球会以及高端酒店等设施,一举打造华北地区罕见的豪华都市综合体。

      在当时楼市高歌猛进的背景下,潘苏通对这副宏图踌躇满志,曾满怀自豪地表示对项目“给予厚望”。

      他的个人爱好、生活品位往往也渗透进商业版图之中,而天津高银天下项目正是这种商业哲学的极致体现。

      潘苏通酷爱马球运动,为迎合这一爱好,他在天津项目中斥巨资兴建了占地89万平方米的环亚国际马球会。

      这里建有两座国际标准的马球场、可容纳300匹马的皇家马厩、顶级会所和五星级酒店等设施,号称要打造“中国的马球之都”。

      为填满庞大的马厩,潘苏通定期从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等地空运优良马种到天津,并邀请国际顶级马球教练驻场,试图以此奢侈运动吸引中国新贵阶层的关注。

      高银天下项目内专门建造了天津地区最大的地下酒窖,号称藏有上万瓶各国佳酿。

      2011年前后,潘苏通豪掷巨资接连收购了美国纳帕谷的斯隆酒庄(Sloan Estate)以及法国波尔多产区的三座知名酒庄。

      这些酒庄出产的葡萄酒品质顶级,潘苏通将其收入囊中,不仅满足个人嗜好,也为高银系业务添加了一抹贵族色彩。

      2017年,尽管潘苏通的商业帝国已显露资金吃紧的端倪,他仍豪掷25亿港元购入香港深水湾道75号的一栋豪宅,与长江集团主席李嘉诚比邻而居。

      这笔交易每平方英尺价格高达15.6万港元,创下当时香港豪宅次高单价纪录。

      有人揣测,潘苏通花巨资做李嘉诚的邻居,是看重这位香港首富的人脉与影响力——“远亲不如近邻”,流传的说法似乎暗示潘李两家因比邻而多有往来。

      从天津号称耗资700亿元的高银天下项目,到几年内撬动400亿港元资金在香港连夺何文田、启德等多块天价土地。

      正是这种大胆张扬的风格,使潘苏通在香港商界获得“传奇富豪”的称号,也为他日后饱受争议埋下伏笔。

      2010年前后,潘苏通所掌控的两家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开始扶摇直上,为他的财富帝国注入强劲动力。

      尤其2015年初,在香港股市的一轮疯狂行情中,高银地产和高银金融股价分别从几港元一路飙涨至历史峰值——高银地产最高涨至29.5港元,高银金融最高达35.4港元。

      伴随股价暴涨,潘苏通身家水涨船高,一举达到约2000亿港元,跻身全球富豪榜第153位、当年福布斯香港富豪榜第11位。

      从白手起家的穷小子到身价数百亿美金的超级富豪,潘苏通仅用了二十余年时间,就完成了令常人难以企及的财富积累和身份跃迁。

      在那风光无限的几年里,他频频现身各大富豪榜榜单,头顶“广东富豪”“香港第六富豪”等光环,加之喜好高调张扬,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媒体瞩目。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潘苏通将长期占据香港财富金字塔顶端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悄然酝酿。

      潘苏通酷爱运动和名车,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砸下上亿元创办广州松日足球俱乐部,希望在中国足球界搏出一番名堂。

      然而足球并未给他带来荣耀,相反球队战绩平平、屡次降级,最终6年后解散,令潘苏通上亿投资付诸东流。

      潘苏通不仅在天津建立了自己的马球俱乐部,还在香港和内地的赛马圈均有参与。

      2012年,他斥资联合举办了亚洲首届雪地马球世界杯赛——“富国高银雪地马球赛”,引进欧洲贵族运动为自己造势。

      潘苏通名下拥有多匹身价不菲的纯种马,其中一匹中文名为“事事为王”的赛马据称价值高达2000万港元。

      凭借这匹良驹和另一匹名为“大运财”(Lucky Year)的赛马,潘苏通曾在马场上夺得多个国际一级赛冠军,风头一时无两。

      2013年,潘苏通的澳大利亚子公司宣布斥资收购南澳州占地1257.5英亩的灵犀牧场(Lindsay Park Stud),用作繁育和训练世界顶级赛马的基地。

      在潘苏通的构想中,他要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国际马业王国,让马球和赛马这类小众奢华运动也打上“高银”烙印。

      坊间流传一个段子:一次潘苏通邀友人在广州著名的白天鹅宾馆用餐,席间对服务员豪气地说:“给我炒一个一万块钱的菜!”

      要知道在上世纪90年代,一万元相当于普通工人几年工资,这样的出手不可谓不阔绰。

      2008年,潘苏通在深圳举行的一个公司晚宴上因酒兴大发,当众失态地搂抱强吻了两位当红女明星(Twins组合的阿娇与阿Sa),引发轩然。

      他身上似乎兼具两种截然不同的特质:一方面热衷于与上流社会为伍,通过奢侈消费和公共事件提升自身地位;另一方面又常因言行不慎而陷入舆论漩涡,为外界所诟病。

      这天早晨,香港股市突现异动,高银地产和高银金融两只股票开盘后瞬间式下跌:盘中一度暴跌逾六成,临午间收盘仍各下挫约四成。

      这场股价雪崩让潘苏通的账面财富一夜缩水,媒体估算他个人身家单日损失高达880亿港元。

      事发后,高银方面声称对异常波动“不知原因”,坊间猜测可能与当时另一位新能源大亨李河君旗下汉能薄膜发电股价暴跌引发连锁反应有关。

      不管真相如何,潘苏通的财富神话如同坐上过山车,在巅峰稍作停留便急转直下。

      面对舆论哗然,潘苏通强作镇定地对媒体放话:“真正的富人不会天天数自己有多少钱,把我名字从富豪榜拿下来更好。”

      股价暴跌后,高银地产的融资能力大不如前,天津高银天下项目的资金链随之紧绷。

      由于当初该项目采取高定价、慢去化策略,周边房产价格仅一万元左右时,富国高银豪宅却定价高达每平米4万元,结果销售惨淡。

      截至2015年项目停工时,三年多仅售出12套房,出售的收益区区1.2亿元人民币。

      2016年,潘苏通将天津高银天下项目的大部分资产作价180亿元打包出售给中国信达主导的一家合资公司,以此换取资金止血。

      同年,高银地产从香港联交所私有化退市,潘苏通彻底告别了这家曾为他创造千亿市值神话的上市平台。

      2016年至2018年间,高银金融在潘苏通的授意下频频举牌香港“地王”项目。

      继而又击败李嘉诚、新鸿基等本地地产巨头,以111.24亿港元竞得启德机场旧址的一幅大型商住地。

      短短三年内,潘苏通在香港豪掷近300亿港元买地,彼时意气风发,俨然要在香港再造一个高银帝国。

      为筹措巨额地价款,潘苏通采取“左手倒右手”的腾挪术:先将何文田项目股权注入高银金融套现67.9亿港元,再把九龙湾高银金融国际中心写字楼抵押给长实集团(李嘉诚旗下)贷款102.3亿港元。

      不仅如此,他还拉来九家银行组成银团,签下71.9亿港元四年期贷款用于启德项目建设。

      潘苏通以极高的财务杠杆在香港“空手套白狼”,这种激进打法为他赢得一时风光,却也埋下巨大隐患。

      先是当年6月,高银金融突然宣布放弃此前竞得的启德地块,不惜被没收2,500万港元保证金,也要退地止损。

      2020年5月,高银金融不得不将2018年购入的另一幅启德土地以约70.4亿港元出售,扣除各项贷款后亏损约25.7亿港元。

      雪上加霜的是,高银在九龙的镇宅之宝——高银金融国际中心大楼也陷入被债权人接管的风波。

      2020年7月,有消息称德意志银行等债权人企图委任接管人接管该写字楼抵债,引发市场哗然。

      高银金融紧急停牌澄清,称大楼尚未被接管,但同时也承认旗下公司发行的68亿港元优先票据出现违约风险。

      据报道,他甚至将本人持有的香港顶级豪宅——深水湾的一栋住宅三度抵押给银行换取贷款,单是2020年6月的一次抵押就套现约6亿港元。

      与此同时,潘苏通所持高银金融大量股份也质押给多家金融机构,以换取短期周转资金。

      高银系犹如一艘进水的巨轮,潘苏通疲于借新债还旧债,但资金黑洞仍越撕越大。

      2020年8月,长实集团牵头贷款87亿港元,帮助高银金融对九龙湾写字楼进行再融资渡难关。

      作为交换条件,李嘉诚旗下公司获得潘苏通何文田地铁站物业项目的优先购买权,随时准备接盘。

      2021年,高银金融在连年巨亏后被港交所停牌,潘苏通本人的债务官司也缠身不断,中信银行(国际)以潘苏通未偿还80亿港元贷款为由入禀法院申请其破产。

      至此,这位曾踌躇满志要打造金融地产帝国的传奇富豪,终于走到败局难挽的地步。

      随着破产令下达,潘苏通名下剩余的优质资产被陆续处置:香港何文田地块被会德丰集团等联合接手,广州松日总部大楼被广州国资背景公司底价拍下,“高银”招牌从此淡出江湖。

      高银金融作为潘苏通最后的上市平台,也在2022年停牌后彻底沦为“仙股”,市值不足峰值的1%。

      回首往事,从偏僻乡间走出的少年,凭借胆识与机遇积累千亿财富;一朝豪赌天下,却因激进扩张、自负轻敌而功败垂成。

      据香港新闻媒体报道,他一度不服破产裁定提起上诉,但因无法提出清偿方案而被法院驳回。

      曾经意气风发的“高银系掌门人”,如今面对数百亿债务倾轧,已无力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