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科技赋能春耕春管!智慧农业护航 筑牢粮食稳产根基

来源:bob综合体育登录    发布时间:2025-03-23 10:49:04

产品介绍

      当前,浙江金华市的各个水稻育秧点正在抓紧育苗,今年多个基地都引进了新的灌溉系统和技术,提高旱育秧的品质。

      在金华市武义县桃溪镇,种植户周国平正在育秧工厂里忙碌,这套全自动水稻育秧流水线个秧盘的制作。制作好的秧盘经过催芽、出芽后,就被运送到田间进行育秧工作。为提高秧苗质量,节省劳动成本,今年,周国平从金华市农业部门引进了水稻旱育秧喷灌自动化技术。

      周国平和记者说,以前都是水育秧,“靠天吃饭”,遇到天气不好的情况,经常需要掀膜,费时又费力,如果管护不及时到位,还会导致秧苗的品质参差不齐。如今,秧苗被摆放在铺好的田地里,再通过自动化管控系统生根发芽,秧苗的成活率能提高10%,而且根系更为发达。

      今年,金华市预计早稻种植培养面积31万余亩,其中早稻机插面积14万余亩,由46个育秧中心和81个育秧点提供机插秧苗,预计4月中旬能够实现早稻育秧。

      在山东济南市,冬小麦正处于田间管理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当地农技人员综合利用植保无人机、水肥一体化智慧滴灌等科学技术手段,精细化开展田间管理。

      在济南市长清区的一处麦田里,绿油油的麦苗株距整齐均匀、长势良好。一排排滴水灌溉带紧贴在小麦根部,正在匀速缓慢地滴落水珠。今年新安装的水肥一体化智慧滴灌系统,可以一键查看和控制麦田里不一样的区域的灌溉流量、水肥比例,让麦田春管更精准高效。

      而在另一处麦田里,植保无人机正在喷洒防治病虫害的药物。飞手们操纵控制器圈画出相应范围,植保无人机便能自动设计路线,精准高效完成喷洒任务,1天就能喷洒700多亩麦田。

      今年,济南市长清区冬小麦面积达29万亩,进入小麦返青期后,当地农技人员组成春管小分队,将农业课堂搬到田间地头,针对小麦苗情指导农户做好春季田间管理。

      眼下,河南省8500多万亩小麦正陆续进入起身期,这也是水肥管理的关键阶段。在河南安阳滑县,农户们抢抓农时,进行田间管理。

      在滑县万古镇杜庄村的一处高标准农田里,大型植保无人机、自走式打药机正在高效展开施肥与病虫害防治作业。今年,当地大力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田间铺设的贴片式滴灌带如同“毛细血管”,精准将水和肥送达麦苗根部。相较于传统灌溉,这种模式能节约水肥30%以上。

      记者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今年,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继续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为做好春季小麦管理,河南派出了18个技术指导组下到乡村地头,依据不同苗情,为农户提供具体的技术指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全部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标注明确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广西贺州市平桂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品种筛选适应棚内,技术人员陈愈璋利用手机操控大棚农业设施。植保无人机在云南省马关县夹寒箐镇上布高村的油菜种植基地进行飞防作业。[详细]

      春回大地,万物生长,眼下,春耕工作正在祖国大地渐次铺开,随着慢慢的变多科学技术手段投入到农业生产,新农人们正用他们的勤劳与智慧奔赴这场与大自然的约定。[详细]

      用北斗为播种导航、借助无人机施肥打药、通过土壤墒情传感器精确测算肥料需求……随气温转暖,各地陆续进入春耕,慢慢的变多新农人运用现代技术和科技装备,呈现“万象耕新”好风貌。[详细]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4)0000004